糖尿病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中医辨证施治医院巧 [复制链接]

1#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

房颤引发的中风更可怕

据统计,我国:

35~59岁房颤患病率为0.42%

60岁以上为1.83%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房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房颤发作除可引起病人心慌不适,也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17倍,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据统计,房颤导致卒中占所有卒中事件的20%左右。房颤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未完全阐明,其临床治疗仍面临很大挑战。

杏林君和你们说说

我院最近的一个真实康复案例

78岁的房颤患者唐先生1年前突发言语及手脚不力,确诊为“脑中风”,当时查心电图提示房颤,医生认为房颤是导致唐先生“脑中风”的原因。

医院三名工程医院牛国栋教授认真查看病情后,建议他通过射频消融治疗。

什么?你要射中我的小心脏?

牛国栋教授解释说:房颤是心房里的电紊乱引起的颤动。

唐先生

医生,治疗房颤除了手术有没有别的方法?

目前,治疗房颤的方法有两种: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

唐先生根据您的情况,想要根治房颤,还是要选择射频消融术来治疗。

牛教授

射频消融术就是把多余的“电路”烧断!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穿刺血管,以射频方式进行治疗,有无需开刀、输血、植入介入器材、不留疤痕、无需缝线等特点。

But,传统的射频消融术离不开射线!

传统手术由于在二维影像下操作,无空间分辨、定位和记忆功能,对于复杂病例存在耗费时间长、导管定位不准确、成功率较低等局限性,射线量常常会很大,有时踩射线时间可达两小时,所以对患者和医生都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即使近些年来大量采用了三维定位系统,但是也是通常要和二维影像结合,同时无法实时监测心腔内变化从而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考虑唐先生高龄,且有“脑中风”史,为了更有效的治疗,牛国栋教授建议采用目前最为先进的治疗方法——心脏腔内三维超声房颤射频消融术,这将是深圳首个使用心脏腔内三维超声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病例。

三维超声房颤射频消融术近似零射线!

“牛国栋教授解释说:在心脏射频术中应用超声技术,不仅准确构造“三维”心脏结构,同时清晰地观察心腔内变化,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有助于降低并发症,而且可以减少射线剂量达90%以上。”

手术2小时

唐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接受了这一治疗,手术是由牛国栋教授及匡荣仁博士共同完成,由于是精准消融,唐先生很快恢复了正常心跳,整个过程不到2小时,无并发症出现。

术后三天出院

住院期间唐先生接受了中医汤药、穴位敷贴、脉冲穴位刺激等中医特色治疗,这让唐先生身体恢复很快,术后三天就出院了。

关于房颤的疑问

医院心血管病科张忠主任来解惑

问:患有房颤就容易诱发脑卒中?

答:1/3的房颤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像唐先生这样平时症状较轻,危害依然可以很大。特别是有慢性病的患者,这些危险因素叠加起来增加了脑卒中的风险。

门诊中碰到很多人都是等到发生了脑中风,检查才发现有房颤。

问:房颤怎么引发中风的呢?

答:房颤发作时心房乱跳,心房失去收缩功能,血液极易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随血液入脑发生中风。而且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非常难以应对。

问:患有房颤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房颤一旦发生,会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而出现心房的结构重构和电学重构等,出现心房的扩大,而心房的扩大又会加剧房颤的发作,意味着越来越难以治疗,所以,做好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防治房颤有以下这五点!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心境,避免过度疲劳;

2、由于房颤不一定有症状,所以平时要常规接受身体检查,要控制好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一旦发现房颤,一定要看心血管专科医师,进行进一步详细检查治疗;

4、对于有房颤病史者,要避免长期大量饮酒、限制服用含有咖啡因的饮食,如茶、咖啡、可乐以及一些非处方药,谨慎应用某些治疗咳嗽或者感冒的药物,避免情绪波动较大;

5、中医药防治本病,着重整体,调理阴阳平衡、标本兼顾、辩病辨证,对改善房颤症状、预防房颤发作起到积极作用,中药、针灸等方法丰富了西医的治疗手段,提高了疗效。

心血管病科专家介绍

牛国栋

医院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医院“三名工程”特聘专家,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特聘专家,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委,全国房颤工作组专家;对心律失常疾患拥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曾赴美于国际射频消融技术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Jackman导管室深造,系统学习心电三维标测系统及磁导航系统在复杂疑难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等新技术。

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要独立术者之一,迄今个人共完成射频消融余例次,其中房颤等复杂房性心律失常例次,室性心律失常例次以上,手术成功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张忠

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医院心血管病科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首届“南粤最美中医”,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委会主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常务理事。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有丰富的冠脉介入治疗经验。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省市级课题6项,参与编写著作3部,发表论文数十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

匡荣仁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现为中国医师协会“心衰国际学院”特聘导师,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州市健康管理协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善于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医院医院学习心脏介入,获得卫生部颁发的心脏射频消融术及起搏器植入术介入资质。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2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